桶裝飲用水的合格率居然不到20%
入夏後,桶裝飲用水的銷量急劇攀升。椒江的武先生家也常年喝桶裝飲用水,“往飲水機上一裝,冷水、熱水就都有了,挺方便的。”
今年夏天,武先生家常喝的“千島湖”牌桶裝水換新桶了,新桶的押金一下子漲了20多元錢,比12塊錢一桶的水價還要高。讓武先生更意想不到的是,所謂的“新桶”只是在別個品牌的桶裝水上覆蓋了一層標簽而已。
武先生認為自己的桶裝水根本就是假冒的。同時,不少市民也向椒江區工商分局反映了自己對市場上飲用水安全問題的擔憂。
日前,椒江區工商分局協同市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對轄區內多家桶裝飲用水零售、配送點進行了專項抽檢,檢測結果顯示,抽檢的83桶桶裝飲用水的合格率不到20%。
5個批次桶裝水的合格率不到20%
“我們抽檢了5個品牌5個批次的83桶桶裝飲用水,結果只有1個品牌1個批次的12桶飲用水合格,其余4個品牌4個批次的71桶桶裝飲用水都不合格。”椒江區工商分局食品科科長陳雪球說。
陳雪球介紹,這次抽檢,工作人員共檢測了PH值、電導率、菌落總數、大腸桿菌、霉菌和酵母等20多個項目。在這些項目中,菌落總數這一項目的狀況最不樂觀,“可以說,所有不合格批次的桶裝飲用水的菌落總數都不符合標準。”
經檢測,不合格的幾個批次的桶裝飲用水中,“碧泉純水純凈水”的菌落總數最高超標24倍,電導率超標23.2倍,氯化物超標近2倍;“三泉飲用水”的大腸菌落超標近8倍;“千島山泉水”檢出了本不應該出現的霉菌和酵母。
此外,本次抽檢的5批桶裝飲用水還存在食品標簽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要求,其中“千島山泉水”甚至沒有制造商、凈含量、貯藏方法等標示。
飲用不合格的桶裝水會造成急性中毒
據了解,造成飲用水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對空瓶和瓶蓋消毒,或者生產車間的空氣清潔程度不夠高,也有可能是操作工人不衛生等原因造成的。”市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市民長期飲用大腸菌群、菌落總數超標的飲用水,嚴重的可能會引起急性中毒、嘔吐、腹瀉等症狀。
而桶裝飲用水標簽出現漏標、亂標現象,更反映出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一旦飲用水出現問題,消費者就要面臨找不到負責人的困境。”
購買桶裝水一定要到正規的配送點
陳雪球說,目前工商部門已經將查獲的不合格桶裝飲用水全部封存或者銷毀,也將檢測報告寄給了不合格的桶裝水生產廠家。“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桶裝飲用水品牌比較雜亂,數量比較多,在做好監督檢查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市民們在購買時提高警惕。”
為此,陳雪球給出了5點建議:
1.要選擇經營規范的供水點。如果供水點無證無照經營,或衛生條件簡陋、沒有專門存儲空間,特別是將水和回收的桶隨意擺放在露天環境下的,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
2.要選擇外觀正常的水。務必查看桶裝飲用水標簽信息是否齊全,桶身是否潔凈,內壁有無粘附物,水體是否有雜質,確認產品在保質期內方可購買;
3.開封的水接觸到空氣容易產生微生物發酵,要盡快飲用,避免長時間放置,盡量在一周內飲用完。如果放置時間稍長,建議加熱燒開後再飲用;
4.還要警惕飲水機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飲水機;
5.保管好購水小票,一旦發生糾紛,可撥打12315維護自身合法權益。